“一张蓝图”打造高校智慧校园“样板间” 中央民族大学这样做

时间:2022-05-20 16:50:3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3000门在线课程如期开课,各类远程考试面试顺利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央民族大学智慧校园发挥强大功能,保证了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紧跟教育数字化步伐,如今,中央民族大学建设的智慧校园,集教学、管理、安全、运维等功能于一体,跨校区共建共享,带来了学校管理体制和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惠及了全校师生。

“一张蓝图”打造高校智慧校园“样板间”

时间回溯到2014年。当时的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只有一栋楼有无线网,1.5万名学生在线选课一度造成教务管理系统崩溃,各部门自建系统、各自为战,信息化建设成了每次教代会上被提意见最多的事项。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宋敏,在这时接手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她看来,信息化是学校实现弯道超车的大好机会,但“不能在地基不稳的情况下建房子”,必须重新规划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和支撑因素都应该作为必要条件。

由此,中央民族大学明确了与国家发展战略一致、重构管理流程的思路,专门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2017年,学校丰台校区建设正式启动,学校领导班子决定丰台校区建设与智慧校园规划、建设同步推进,制定了《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智慧校园总体规划》。明确了智慧校园的建设理念: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学校事业深度融合、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深度融合,建设“无处不在、无地不联、无时不有、无所不知”的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涉及的建设与管理事务繁杂,如何做到高度协调是重要问题。据学校丰台校区建设办公室主任、基本建设管理处处长韩昌涛介绍,经过不断探索与磨合,两个校区形成了有统有分的管理格局:信息化建设管理处负责两个校区的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并新增协调和保障职能;丰台校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收集并反馈师生对智慧校园的需求,完成资产采买;丰台校区建设办公室由财务、审计、基建管理等部门组成,负责解决管委会挑出的“毛病”。

负责智慧校园整体施工与建设的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丰台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田琳,在这个过程中从“教书先生”磨成了“包工头”。他总结说,智慧校园建设坚持“八个一”,一部规划、一套标准、一张网络、一个出口、一个台、一块屏幕、一个中心、一套应用。

2019年,中央民族大学智慧门户综合系统上线运行,率先为海淀校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流程、数据和资源等全方位服务。2021年,丰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从教学到管理实现了高度智慧化,逐渐形成资源整合、系统共用、数据共享、可管可控的跨校区智慧校园样态。

“建设智慧校园,做好分工协作,对学校各单位各部门来说都是重新学的机会。他们必须不断思考‘信息化到底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宋敏说,“采用信息化引领管理体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做法,正在引发学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立、评价体系重构、教学方式改变、师生角色转变、学生成长的增值评价等一系列深刻变化”。

用信息技术推动一场“教”“学”革命

“开课的前一天,我紧张得睡不着觉,生怕智慧教学系统运行出现意外情况。直到一天下来,没有一个教师来反映问题,我知道这是取得了初步成功。”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处处长马传连回忆说。

可升降调节的讲台,模拟手写的多功能触屏,具有截屏和复制粘贴功能的纳米黑板,用以互动研讨的可旋转移动课桌椅……像这样的智慧教室,在丰台校区已成为教室的标配,教学活动可以自然地切换到智慧场景。

理学院教师邹斌提起所教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公选课时仍激动不已。他说:“这个智慧教室里有一个主屏、4个分屏,学生可以随意组合座椅,使用分屏开展分组讨论。我在讲角动量守恒定律时,分析航天员在太空授课时的空中转体等视频案例时,就能用触屏笔勾画细节,学生代入感强了,思路也变得开阔了,教学变得更加活跃和轻松,效率自然就提高了。”由于教学效果显著,这门公选课成了示范课,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可以建立课程群,很快该教学班的所有学生会自动入群,方便教师在本课程群中发布通知和学资料;教师还可以在课表页面提前预约课堂直播,当预约开启后,该班所有学生都会收到直播提醒。

学校丰台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资产管理处副处长王永才说:“学校曾组织教师到丰台校区参加智慧教学试用与培训,大家都很惊讶于智慧教学的便利和人化。”无论是在教室还是远程授课,教师都可以轻松地进行程序调用。完成教学后还能在智慧教学系统中进行课堂回看,有的教师喜欢把每节课都录下来,作为教学资源,也反思以后怎么样做得更好,这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室几乎不可能实现。

负责智慧教学应用培训的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林旺表示,在学校全程数字化教学进程中,明显感受到了教学结构、教学评价、师生数字素养的变化,“设备不只是解决技术问题,还推动了师生理念的变化。”

“现在许多中小学的智慧教室都发展得很快,我们学院培养的是面向未来的人民教师,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养成数字化教育思维。”教育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江凤娟表示,学院95%的教师都在智慧教学中找到了窍门。

不只是教师,学生对智慧校园的喜爱也与日俱增。2021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丁昊把智慧教学系统比作老师的小助手、学生的好学伴、好助教,“在第一堂班会课上,辅导员向我们介绍了智慧校园,我就觉得非常新奇,后来我争取到了在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做助管的机会,现在已经参与到了智慧校园的运营和维护中”。

“图书馆有预约功能,我们再也不用抢座、占座了,一楼还可以阅读电子书。”

“图书馆支持电子资源远程访问,还可以在系统中跨校区借书,第二天就能到图书馆对应的书柜自取。”

“想借书时,我们通过手机进入服务门户,就能检索到图书的精确数量和位置;还书时,借助书上的电子标签,七八本书在几秒钟内就能一键读取、便捷归还。”

……

在采访中,学生们欣喜地道出了使用智慧图书馆的感受。

这正是田琳所期待的,那就是让智慧校园真正体现“用”的功能。“智慧校园要营造氛围,要提供台和环境,教书育人的场所就一定要引导学生跟上大主流,吸引教师积极参与。”

如今,中央民族大学的智慧教学实现了无感考勤、一键直播、课程回看、资源共享、在线巡课、过程评价、学情统计、教情分析,带来了课内课外贯通、线上线下结合、课前课中课后衔接、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推动一场真正的“教”“学”革命。

“人脑+电脑”让校园联通便捷

智慧校园建设不是简单的教育与互联网相加,而是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让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教育管理由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教育服务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

走进智慧中心,大屏幕上满是闪烁的数据,智慧园区、智慧教学、智慧安全、智慧管理、智慧IT等模块显示着教务、后勤等管理服务的各项情况。

江凤娟对智慧校园的管理服务深有感触:“现在我想了解学院每个教师的上课情况,再也不用像过去一样在每个教室蹲点,而是通过课堂录像中的教师画面和学生画面,就能全面了解课堂的真实情况。想了解具体的一个情况,还可以把画面放大或者回放、反复地看,这是以前仅仅依靠人脑干不了的事儿。”即便是遇到教师或学生对期末打分的质疑,也能马上调取课堂画面和章节测验、小组测验记录,共同分析,客观地解决问题。

智慧教学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等数据进行个人“画像”,从他们入学第一天开始,到学科知识学、社会实践、论文课题等,都留下了一个个印迹。同时,系统分析生成学业预警、科研成绩预警、毕业学位预警、退学风险等,教务管理人员可将预警数据推给相关学院的辅导员,以改进学生指导计划。

以前,学校领导想要了解全校的教学、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情况,需找不同部门的负责人了解情况,查看报表。他们登录网上“领导驾驶舱”,所有数据、办事进展情况一目了然。

校园里的安全管理也一览无遗。打开智慧安全模块,3D教学楼模型上许多个绿色的位置标记,马传连介绍:“学校的多个全程摄像头都标注在仿真模型上,想了解哪个地方情况,直接点击就能调取画面。”据了解,安保人员还可以设计自动巡逻路线,通过自动拼接各摄像头画面,以第一视角进行安全巡查,配合电子围栏、校园求助按钮,全天24小时保障校园安全。除此之外,直观显现水、电、气、热等各类管线情况的“智慧运维”,统计社会发展数据的“智慧社会”等,都是智慧校园管理中心必不可少的模块。据统计,2021年,线上一网通办事项服务两个校区90多万人次,相当于为全校2万学生每人解决过45次问题,这样以往难以完成的任务量,在智慧校园系统中迎刃而解。

“现在,有了智慧台后,无论新老校区,‘一张表格’就能让不同的部门协同办事,不需要学生再提交过多的申请,跑太多的路。”宋敏介绍,现在学校运用智慧台简化了很多流程,服务事项由400多项压缩到200多项。

实际上,庞大的智慧校园真正建设只花了3年时间,吸引了多所学校前来“取经”。中央民族大学智慧校园积累的经验到底是什么?“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管理,服务于学校安全,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用的才是智慧的。”这是田琳从智慧校园建设中反复求索而得到的答案。

“智慧校园不是昙花一现的,而是应融入学校育人的方方面面。”谈到智慧校园的未来发展,田琳表示,学校是美美与共的场所,智慧校园不能缺少交流,智能化最终要活跃师生的思维,才能避免陷入过度依赖智能的困境。的确如此,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普惠的教育数字化服务体系,不仅需要部门、行业协作打破数据壁垒、还要多些交流互动,突破信息茧房,真正实现教育数据服务便捷化。(记者 李景 吴绍芬)

标签: 中央民族 大学这样做 打造高校 智慧校园

最新文章推荐

X 关闭

X 关闭